伶人夜晚由剧院下班与芳华分离后,名月亚洲欧美黄色免费,亚洲欧美黄色视频人群热闹却遗世独立的儿高他不免伤感。纷繁又冷清的电影城市,伶人重逢红尘女子上官小三,剧本两个历经浮华褪尽之人谈及彼此和世间百态渐深入。名月言语与沉默中,儿高伶人想起自己的电影戏曲生涯,幕起幕落人有去时,剧本但留戏魂在红尘。名月最难风雨故人来,儿高是电影心中红颜知音和那叫人见而忘俗的汉家女儿。走出回忆,剧本身旁是名月上官小三熟睡中风韵犹存的侧脸。
由新疆寻玉的嫣然等人,随后前往北京、西京和东京旅行,归来时正好遇见同样身着汉服由西藏旅行回到南京的伶人。喜相逢,念及华夏山河与心中日月。赌书泼茶香。
三千世界,繁华落尽之时是否亦会花灯百结……
伶人:男,30岁。向往素雅之旧物、故人。入得尘世,终是生性薄凉。温润如玉。昆曲,黄梅戏伶人、服装设计师。
嫣然:女,30岁。向往素雅之旧物、故人。接人待物温婉却不失大气、柔美秀气、善琴棋书画,伶人的爱人。古筝演奏家、服装设计师。
婉约:女,20岁。气质雍容,喜欢传统文化。汉服设计师。
若水:女,30岁。怀揣世故与纯真,旧人的妹妹。服装设计师。
子衿:男,30岁。念旧、长情。画家。
旧人:男,30岁。情感的极致又绝望、身处江湖又遗忘江湖。画家。
芳华:女,30岁。气质古典优雅,喜欢旗袍和玉器。昆曲伶人。
上官小三:女,45岁。风韵犹存、小资情调、西式文化的奠基者与蒙尘客。婚外情粉墨舞台一角的红尘客。
青衣:女,50岁。上流社会貌合神离婚姻下是寂寞的心,风韵犹存,喜欢太极和瑜伽。钢琴教师。
婉儿:女,40岁。高挑丰满,青衣的女随从兼闺蜜。
{入夜,柔软月色仿佛浸了水般透明又幽深,游走于苍穹时而隐去又露出妩媚的脸庞,映照在城郊一处古雅院落中,幽池内莲花在红色灯笼映照下熠熠生辉,杨柳依依、疏影灼灼其华}
嫣然:(身着一袭红妆汉服坐于古琴后,一首《阳关三叠》由佳人指间缠绵宛转,唱:)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霜夜与霜晨
湍行 湍行
长途越渡关津
惆怅役此身
历苦辛 历苦辛
历历苦辛
宜自珍……”
(柔美秀气脸庞闪过一抹忧愁,停下,走到窗旁望向寂静不见星辰的月夜,漆黑灵动的眸子有着一种对事物的极致痴狂、与月华般绝美而浅淡的忧伤,低头,轻抚腕间玉镯,视线回转夜空,喃喃细语)
忆相遇、忆相遇,感君情重。
思相遇、思相遇,感怀、感怀,思君言重情深!
朝暮、朝暮, 宜思良人。
第2幕:
主要人物:伶人、芳华、青衣、婉儿
1.夜,亚洲欧美黄色免费,亚洲欧美黄色视频城区,大华大戏院,舞台上
“昆曲《牡丹亭·惊梦》【山桃红】”
角色:
伶人 饰 柳梦梅
芳华 饰 杜丽娘
丽娘:(游园归来,困倦了,便伏几小睡,却作了个甜美的梦:梦见一个小生,拿着柳枝,向她说道--)
梦梅:(白)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在这里。 恰好在花园内,折得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乎?
丽娘:(白)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
梦梅:(唱)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白)姐姐,和你那答儿 讲话去
丽娘:(白)哪里去?
梦梅:(白)喏
(唱)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 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
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梦梅、丽娘:(唱)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 无一言。
{幕落}
(伶人和芳华往清冷的观众席下深深作揖)
{曲终人散}
2.夜,剧院外,街道
(身着汉服的伶人,和身着旗袍的芳华由剧院一起下班出了剧院,分离后)
{伶人走在城市的人行道去往公园。一阵寒风拂过,行道树上泛黄叶子便稀稀落落下坠,只身脚踩在上面有种无声的柔软,此刻的伶人身处人群热闹,却遗世独立}
(内心独白)
我的工作是一名昆曲伶人。每天要做的是画上和卸去戏剧伶人的妆容,周而复始重复同样的工作也许因为习惯也就无关戏里戏外,起码在悲欢离合的三尺红台间如此。
3.公园亭台内
婉儿:手挥琵琶
青衣:(一袭素装,打太极)
婉儿:倒卷肱,1、2、3、4……
4.夜,公园
伶人:(走在公园中,看着身旁走过卿卿我我的恋人,低眉,幻想自己也和他们一样。抬头望着月亮)月有常圆人未圆。(抚摸着身上的和田玉手镯)三千红尘,最是知音寥。嫣然,我们许久不见了,很想知道你现在过得怎样来着!
5.{月儿高照树梢上,落在花草树木间,夜色温柔}
6.公园亭台内
婉儿: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青衣:(做完二十四式太极)好久没练,有点生疏是吗?
婉儿:(给青衣递过手帕)太极讲究循环渐进。嘻嘻,青衣姐姐这功底想是很快会超过我的!
青衣:(捂嘴轻笑)你这死丫头,尽嘴贫。下次陪我练好啦。就不和你打推手了,本师太还不是你这白骨精对手呢。
婉儿:(娇羞)小女不才,青衣姐姐谬赞了!
青衣:(微笑)明天陪我去一起练瑜伽。(看下天色)今儿有月亮夜色尚可,我们到处走走罢。
婉儿:嗯。
7.{公园昏暗灯色下,晚风拂过}
(青衣和婉儿出了亭台沿着长廊前行,隐约传来伶人的唱戏声:)
“霞光万丈祥云开,
飘飘荡荡下凡来,
神仙岁月我不爱,
愿做鸳鸯比翼飞……”(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
青衣:(向身后婉儿)似乎听到有人在唱戏曲?
婉儿:(点头)嗯,我也听到了。
青衣:是黄梅戏,且非常专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明快而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婉儿:许是附近艺校学生在这练习。
8.{夜风吹过,湖面荡起阵阵涟漪。曲声却似乎没有受到干扰,如落花流水又跌岩起伏直抵人心}
青衣、婉儿:(走近了)
9.公园石舫内
伶人:(遥望水中月,唱)
“霞光万丈祥云开,
飘飘荡荡下凡来,
神仙岁月我不爱,
愿做鸳鸯比翼飞……”
青衣:(鼓掌)先生好雅兴。
伶人:这位夫人可是和我说话,亦知黄梅戏?(浅笑,声音带着黄梅腔调低啭地问询,似乎还沉浸在戏曲里)
青衣:(微笑)先生戏腔转换自如且抒情见长,酣正甘冽、珠圆玉润,令人想起黄梅戏老电影里的经典唱腔。
伶人:(语气恢复)夫人懂戏,想是有缘人罢。
青衣:我们刚练完太极,寻思月色温柔,想走走,不觉地被先生的戏曲吸引过来了。说来惭愧,不知是否打扰到先生。
伶人:(微笑)路遇知音谈何打扰。
青衣:之前有幸在剧院里听过一次先生唱的《桃花扇》,想必先生是戏剧演员了!(微笑)我们初回国不久,以后有时间一定去常捧场。
伶人:算是吧。虽说冷门,很多时候让我不唱我都不知道自己活着做甚?
婉儿:是一位戏痴呢!
青衣:先生在业内肯定很受人关注。
伶人:(淡泊语气)幕起幕落,人有聚散罢。何况我一个漂泊之人。
青衣:听先生口音,和我同样是安徽人?
伶人:出生地是安徽,故我熟悉昆曲和。
青衣:(微笑)觉得先生比现今很多所谓的大明星有意思。
伶人:当下,戏曲之类传统文化是日渐式微了。
青衣:时代背景个人喜好不同亦有很大关系来着。
伶人:(浅笑)也许。对了,夫人又是所从何业。
青衣:钢琴教师。
伶人:受人爱戴的职业啊!
青衣:不过,自从结婚后,我家里先生就不让我做教师了。(略显惆怅地笑了笑)可又有几个女人甘愿做着笼子里的金丝雀?
伶人:(微笑,亦显得些许惆怅)我们戏剧演员身份很多时候又何尝不是身不由己?这人要你唱这个,那人不准你唱那个,终落得人设崩塌。在这网络时代,一着不慎便被社会性死亡是常事。
青衣:有时候我都怀疑是否命运和自己开了个玩笑:小时候家里穷,家里人便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让我去学习钢琴,话说学艺术的女孩将来多半能嫁入豪门。(低头看了下自己的双手,轻笑)
可我现在却发现自己的双手和心灵似乎离音乐和外界越来越远了,我仿佛一个水手站在甲板上,眼看着自己的船沉没。
伶人:(唱)“世间日月浓如酒,乡中人好水也甜,我只说永做春蚕把丝吐尽,一生终老在人间,又谁知花正红时寒风起……”(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青衣:《织女下凡》。洗尽铅华亦从容,或许方是生活温柔模样。
伶人:但留戏魂在红尘。
青衣: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夜微凉}
婉儿:青衣姐,我们该回去了。
(三人往公园外走)
青衣:青衣是我的名字。(向身旁婉儿)这是我闺蜜,婉儿。
婉儿:(轻笑点头)
伶人:伶人,我的名字。
10.{月亮于深远苍穹游走,若隐若现}
伶人、青衣、婉儿:(出了公园门口,走到一台黑色加长版林肯轿车旁,)
青衣:要么我们顺便送你回去吧?
伶人:(微笑)忘了,我都还没吃饭呢。二位若方便一起去吃麻辣烫好啦?
青衣、婉儿:(点头)
第二幕:
第3幕:
主要人物:伶人、上官小三、青衣、婉儿
1.深夜,街道
{城市车水马龙。人们如浮游生物穿梭在出口与入口,他们进了门便消失不见,留给车厢内安静的伶人无尽幻想和些许惆怅。身旁的青衣不知何时已将盘在头上的长发放下来}
青衣:伶人、抱我一会。
伶人:(缄默)
青衣:感情不应该比失落叫人绝望,而、绝望应该能使失落唤醒感情。(坐直身子,似在等待)
伶人、青衣:(拥抱)
青衣:谢谢。
伶人:我们都害怕绝望……却又总是给别人绝望,偏叫喜悦忧恨,凭谁说。
(汽车在一家麻辣烫店门前停下,三人下了车)
2.麻辣烫店
伶人、青衣、婉儿:(点了麻辣烫和啤酒)
青衣:(喝茶,似不经意的语气)伶人,你平时是经常吃这么些东西吗?
伶人:(喝茶,微笑)青衣见笑了。
(婉儿喝着茶,望一眼伶人)
(麻辣烫上桌)
伶人:(吃着,并无刻意寻话题拉近彼此距离的意思。倒上三杯酒)今日得见二位夫人,知是幸事,当敬(微笑,举杯一饮而尽)
青衣:(莞尔一笑)三千红尘,最是知音寥!(端起酒杯朱唇轻启,将酒一饮而尽)
婉儿:伶人客气啦!(微笑,将酒一饮而尽)
伶人:(重新倒上三杯酒)酒逢知己千杯少。我先自饮三杯。(喝三杯)
青衣:(玩弄着一缕长发)你家住附近吗?
伶人:(微醉,轻笑)在城市边缘处。嗯、朋友亦是稀罕。(落寞)幕起幕落,人有去时。而在孤独的人生舞台上,他们就是我的亲近的朋友。(眼眶变得湿润,沉默片刻)对不起,和你们说这些细碎话儿。(起身)我要回去了。
青衣:要么我让婉儿开车送你回去?
伶人:(微笑)你们保重便是!我还好。(离开)
青衣:(望着伶人离开的孤独身影,朦胧了眼睛)真是个傻瓜!
婉儿:青衣姐,他看着很寂寞。
青衣:(瞟一眼身旁婉儿)一个有点特别的陌生人罢。(清冷目光中却是某些情愫被唤醒。起身)走吧。
青衣、婉儿:(上车离开)
3.城区,深夜
{最后一拔跳广场舞的大妈和谢顶男似乎意犹未尽又欢天喜地奔赴地铁和公交站,个个如同战场凯旋而归的将军;
路旁吵架的女友要上轿车,男友抱腿挽留却是什么也留不下,争吵的两人散了;
横冲直撞又百无聊赖的出租车;
影院前,多情里隐忍不以为然麻木的红男绿女……
夜愈深,城市景观灯与行人渐渐消逝。昏暗路灯下行驶的轿车内,}
青衣:(透过车窗凝视着黑夜下浮华褪尽的城池,漆黑的眼眸泪水悄然滑落,无声的哽咽)生活,这婊子养的!(泪眼婆娑)
4.午夜,城市幽巷内
伶人:(步入一处幽静的巷弄)
小三:(醉眼迷离走过来)喂!我说伶人先生,瞧你又来了?
伶人:(倚在墙上轻笑)如你所见。
小三:(走近找个舒适姿势坐下,用一只眼看伶人,目光疏淡)依我看你应该叫孤独伶人更确切些。
伶人:不是有你吗!上官小三。我怎么就孤独了?(若有所思模样)
小三:你怎么又混乱了,我们并不属于彼此。(凄然的语气)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我只是人生粉墨舞台上的一个弱女子。
伶人:我和你相似的孤独。(心情落寞)
小三:你是个属于别人关注的人。
伶人:最是多情自被无情伤,我只是需要身旁人多些关注罢。
小三:很多人进入了你的世界。
伶人:可是他们的世界并没有我。(神情透着些许寂寞,陷入往昔回忆场景:)
第4幕:
主要人物:伶人、芳华、青衣
1.夜,城区,大华大剧院,舞台上
“昆曲《桃花扇》【选段】”
伶人 饰 侯方域
芳华 饰 李香君
方域:萧然,美人去远
香君:重门锁,云山万千
方域、香君:知情只有闲莺燕,尽着狂
香君:尽着颠
方域、香君:问着他一双双不会传言
香君:熬煎,才待转
方域:嫩花枝靠着疏篱颤
香君:(白)想…方域
方域:(白)香君
香君:想当日猛然舍抛
方域:银河渺渺谁架桥
香君:墙高更比天际高 书难捎
方域:梦空劳 情无了
方域、香君:出来路儿越迢遥
{三尺红台下,人群热闹纸醉金迷、醉生梦死--}
油腻男:(脖子上挂着粗金项链,将手中烟头丢地上,一只手重重拍在怀里妖柔红衣女孩臀部上,似笑非笑的语气)个老子的,唱的什么玩意儿。尽是些悲合欢离,哈哈哈、还不如咱们你侬我侬实在!
绿衣女:亲爱的,那叫悲欢离合。借人离合之情,写国兴亡之感。
油腻男:(抱过绿衣女子,坏笑)小绿茶!和文化人一起就是有意思(瞟一眼台上。脸上转瞬即逝的绝望)咱现在也是大半个文化人了不是!哈哈哈。
(引得身旁几对情侣模样男女一阵白眼,继而他们的卿卿我我。)
红衣、绿衣女:(讨好语气)嗯嗯,亲爱的就是好品味,风雅!比我们会欣赏这咿咿呀呀的昆曲。
a情侣女:(拿着手机一阵自拍)
a情侣男:(面无表情,仿佛这里和他无关,身旁女人却又和他息息相关)
小白脸:(坐在青衣身旁,看台上)这唱戏的衣服看着不错,嘻嘻。
青衣:你个小奶狗,有姐姐的Chanel套装好看吗?(翻了个白眼)别以为老娘不知道你那点心思,惹老娘不爽了随时叫你变回穷酸。
小白脸:(视线回到身边青衣身上,正襟危坐)老婆姐姐大人那么好气质穿什么都好看,比那些和我同龄的黄毛丫头好看多了,任凭仙女来了也是不能比的啊!
a情侣女:嘤嘤嘤,亲爱的、快来帮我和台上拍几张,然后上传网上晒晒。
青衣:小白脸!就知道油嘴滑舌。(欢快神情下,眼底一丝落寞)
油腻男:大河向向东流啊,说走咱就走啊。(站起)走,宝贝们、回去了。
a情侣男:(带上墨镜)来、对准镜头开始了哈。扭扭小蛮腰,你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观众席间,看似热闹却清冷,给人一种人走茶凉之感}
伶人:(放眼舞台下,心底深处一阵伤感)
第5幕:
主要人物:伶人、上官小三、婉约、嫣然、若水
1.午夜,城市幽巷内
伶人:很多人喜欢说戏子无义。试问?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台下我是红尘客,上得戏台便是戏中人,戏内戏外如一人。
小三:初闻不知曲中意……谁又能说不是。(裹了裹身上的西大衣)我感到满足的是,这条宽广的大街此时是我们的了!
伶人:(心如止水语气)人们熟视无睹的城池和历史尘封的人行道地砖。(望一眼浮华褪去的城池,视线回到小三身上)
{一阵寒风吹过}
小三:(整理了下身上的大衣,望伶人一眼)我说喜伶人,你怎么还在这里?
伶人:(目光由小三身上转向城池和夜空)只是寂寞得想找个人说说话罢。
小三:怎堪夜长梦短泪多?(眼中转瞬即逝落寞)起码你还有个红颜知己的嫣然妹妹、和会做好看的旗袍。不似我,一朝步入风尘,迟暮空余恨!
伶人:(轻抚身上的玉镯)我与嫣然绝非尘世的卿卿我我,暧昧之合。(望向夜空)奈何我出身寒门,未及与世家门当户对的资本。(望向上官小三,笑)
小三:今天的你叫人看着怪陌生,颓丧不似你的风格。(轻笑)权势才是男人最好的外衣。可你的性子不是那种“官人”做派。
伶人:(淡泊一笑)本是一介山村野夫。愿得一静女在身旁,晨钟暮鼓、渔舟唱晚,终其一生足矣。
小三:郎情妾意,终是天作之合,谁又能说你们最终不会走到一起?如花美眷!多么好的眷属。(笑,转而语气变得伤感)想是我这样的女人不配。
伶人:(坐到小三身旁)我们都喝酒了。
小三:是的。(拿起酒瓶,由城市昏黄路灯下睥睨片刻。悠长的轻声叹息,如同深秋暮色时分幽静巷弄一片轻漫落叶,一阵寒风吹过便东飘西荡地突然消失于某处)
伶人:等我有钱了,一定请你去大喝一顿。
小三:这话你之前似乎说过呀?(放下酒瓶到伶人手里,语气细长而略显沙哑)
伶人:伶人的世界有什么能说与否。(眼里转瞬即逝的落寞)
小三:(闷闷不乐的语气)瞧吧、这就是你的哲学和逻辑?
伶人:问题是我现在不算一个富有的人。
小三:(裹了裹身上的大衣,欲言又止,终究沉默)
伶人:(将酒瓶放下,望着小三)昨晚警察先生没有将你赶走吧?
小三:还好,估计人民公仆们也困得不行!(有恃无恐的语气,轻笑)
伶人:(淡薄语气)也没人将你的西大衣拿去,算不得彻头彻尾绝望罢。
小三:(望向城池深远的夜空)每个人都在等待明天的到来。
伶人:等待天亮,等待明天。(淡泊神情)
小三:(静静地躺下身旁,裹了裹身上的大衣,喃喃细语)希望,还有明天……
(这个风韵犹存的女子,脸上似乎泛起一抹浅笑,似憧憬、似浮华褪尽的释然)
伶人:(凝视着她的微笑,欲笑,却发现自己的眼眶已模糊)
2.{夜空深沉,终究看不清裂痕}
伶人:(内心活动)
似水年华。而现在,我正躺在岁月长河底任由流沙冲刷自己那薄凉灵魂与身心。(闭上眼)闭上眼,过往思绪渐渐浮现眼前:情感是复杂的--悲伤和沉重,哀愁、认真而执着、寂静欢喜、时而落寞,还有决绝。我把她们经历,重叠、忘却又忆起:
(回忆场景)
3.白天,城市幽静巷弄内
伶人:(身着汉服,走到一家【汉家衣】汉服店门外,望一眼【汉家衣】,脸上浮起一抹由衷的微笑,步入)
4.汉服店内
伶人:(目光落在汉服上)婉约,你这儿的汉服真好看!
婉约:(身着汉服,由屏风内款款而来)做的皆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却是,当下真正懂与接受汉服的人似乎不多。(淡泊一笑)
伶人:礼仪之邦!我们应当有自己真正的民族服装。
婉约:(领着伶人在一旁茶桌前坐下,开始煮茶)嗯!华夏,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着我汉家衣,兴我礼仪之邦!愿汉服回归一个礼仪之邦归宿。故寒舍起名:汉家衣
伶人:(微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汉服、与旗袍一样作为国服,最是还原东方美学!
婉约:人间大道是沧桑。
伶人:汉服,将《论语》里华夏男儿的威仪;《诗经》里华夏女儿的柔美秀气推向极致……
婉约:君子有为德远播。(视线转向橱窗外寂静的行道树间,漆黑灵动的眸子有着一种对事物的极致痴狂、与月华般绝美而浅淡的忧伤)
伶人:浮华褪去,人归处。(望着这个雍容又容易受伤的女子,心如止水亦不免怅然若失)
(许久的沉默,以致我们以为自身以外的一切早已灰飞烟灭。)
婉约:嗯。伶人毕业后有何打算?
伶人:学的是传统戏剧、与服装设计,往后理所当然从事这方面罢。虽说当下纷繁又冷清的年代传统文化显得冷门。
婉约:(沏茶)三千世界,也许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或至少,应是自己的主角。
伶人:生活舞台幕起幕落,厚德载物的人得到尊崇与爱戴;有人却万劫不复,向来如此罢。
婉约:(喝茶,放下茶杯)六道轮回,事有因果,佛家常说苍生平等。
伶人:(喝茶,放下茶杯)不平等的是历史。
婉约:汉服的历史是沧桑而厚重。(视线不由地回到橱窗外行道树间的寂静)
伶人:同袍,皆亲爱!
婉约:(橱窗外回转的视线望着我,柔软的微笑,吐气如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5.大学校园
嫣然:同袍,明天是华服日!让我们一起……
伶人:(微笑)思我华夏!让汉服还原东方美学!
若水:唉、经常着汉服上街,被不认识的人说是唱戏的戏服……
……
6.黎明,城市幽巷内
伶人:(内心独白)
流年似水。回忆还是幻想,终究比烟花寂寞。
{身旁安静睡去的上官小三翻了个身,将脸朝着伶人,城池昏黄路灯映衬在她那风韵犹存的侧脸,如梦似幻}
第6幕:
主要人物:嫣然、若水、子衿、旧人
1.清晨,玉龙喀什河
{寒冷的玉龙喀什河干枯的河道处,由远及近,几个身着汉服的灵动身影游走其间}
若水:呜呜!冻死老娘了,(放下手中的铁铲,双手缩进汉服宽大袖子内)
嫣然:(嫣然一笑)不知道昨儿晚上谁说今天要第一个挖到玉的。
子衿:我看若水姑娘还是回客栈里待着暖和些,玉我给你挖便是!
若水:嘻嘻,要你管!我偏不。(拿出几颗小玉石,铺在掌心,又收回身上)本姑娘这几天以来收获还是不少呢!(又拿起铁铲鼓捣脚下泥土)
子衿:旧人兄,哈哈、瞧令妹给得意的!且不说你我,咱们几个要数若水姑娘收获颇丰了!
旧人:(微笑)这还真不好说。(转而爱惜地望一眼不远处低头挖玉的嫣然,他更多默默关心的是她,亦知她心有所属)
{远处河水映山下,一叶孤舟上传来若有似无的古琴曲《阳关三叠》}
第7幕:
主要人物:伶人
1.午后,布达拉宫内
伶人:(跪于佛像前)菩萨!溺水三千,那一刻人海的相遇,这一刻她是我的执迷不悟,我是她的理所当然吗?
佛曰:六道轮回,缘深缘浅,皆定数。
伶人:若是无缘,怎会百感交集?若是有缘,又怎能心如止水!埋下一座城,点燃一处烟火,燃去所有烦嚣与尘埃,却是人比烟花寂寞。
佛曰:前尘旧梦,皆由因果。
伶人:(叩拜,辞去)
2.布达拉宫外,红山下
(伶人行走在红山下,布达拉宫的围墙外遇见一位摇着转经纶叩首前行的老妇人)
老妇人:(停下,望一眼伶人,仿佛自言自语)为何布达拉宫里没有我的灵塔?
伶人:只有世得道者才能住进灵塔里。
老妇人:(若有所思地哦一声,便低着头继续低头叩首孤独地离去)
第8幕:
主要人物:嫣然、若水、子衿、旧人
1.暮色时分,北京机场出口
子衿:(望一眼暮色天空和车水马龙城池)咱们就在附近下榻罢?
若水:这边离长城有点远呢,大家说是不是。
嫣然:要么,我们去长城下找地方落脚?如此明早醒来出门便是长城之下。
旧人:依嫣然所言好啦。
(大家前往长城方向)
第9幕:
主要人物:伶人
1.夜,布达拉宫外,庭院内
{伶人整衣敛容立于窗台旁,抚摸着手里的和田玉手镯。抬头,窗外一轮孤月游走于苍穹,若隐若现}
第10幕:
主要人物:嫣然、若水、子衿、旧人
1.上午,长城上
嫣然:(走在青石板上,抚摸着蜿蜒曲折的古老城墙,喃喃细语)此刻若是伶人在身旁,该多好!
若水:看你朝思暮想的,何不投以木瓜,永以为好之。
嫣然:(脸庞染上一抹红晕,笑而不语)
若水:(微笑看一眼嫣然)不过嘛,嫣然姐姐许给他的玉镯便是长情的最好见证。
(子衿、旧人,走在前面高台上,两人俯瞰城墙外)
子衿:(回过头来望向嫣然和若水)嘿!你们怎么那么慢呢,快来看,这山河大川多美啊!
{背景音乐《长城之下》响起……}
(大家路至烽火台)
旧人:(站在烽火台旁,闭上眼片刻,睁开)烽火戏诸侯!我仿佛望到到了周幽王为博佳人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的场景!
子衿:虽说历史评价多是红颜祸水。谁又能否认周幽王的情深之切,奈何他与褒姒终是情深缘浅。
若水:茶凉人去亦是难免。褒姒钟情她的衣久。
嫣然:据说周幽王每次点燃烽火台,褒姒看到火光冲天诸侯来驾既欢笑。周幽王便以为褒姒喜欢看烽火,(嫣然一笑)而褒姒之所以欢喜,仅是因为每次点燃烽火台,各路诸侯来驾时候便能看到心念的衣久!
子衿: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旧人:换作我也会那么做。
若水:(微笑)亡国之君罢,提他作甚。看这长城多雄伟壮观!
旧人:(略显感伤)里面有太多的故事,孟姜女和修城人的哭泣、蛮夷的进攻、秦始皇的威武庄严与残酷……
子衿:人间大道是沧桑!终是江山错落,人间星火。
{背景音乐停}
嫣然:(遥望远方,念白)“关重重兮腾龙飞,尘漫漫兮越天北……拱卫礼乐仁德,若得八方高歌,是我知音者。”
第11幕:
主要人物:伶人
1.午后,布达拉宫内
(伶人坐在蒲团上,身前一本古卷摊开来,沉浸阅读里的他仿佛穿越千年岁月忘却时间的同时亦被时间遗忘)
第12幕:
主要人物:嫣然、若水、子衿、旧人
1.夜,北京机场内
若水:早上去了长城,下午去了故宫。(双手合十)下一站是长安了。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嫣然:瞧你这模样儿,之前去罗马和威尼斯也不见你这般感慨。(微笑)
若水:(轻颦)怎能一样!如今是和同袍一起啊。
嫣然:(莞尔一笑)梦回吹角,重奏宫商角征羽。
旧人:(看下时间)离登机还有些时候,咱们要不再吃点东西?飞机上的食物不见得口味合适。到西安后深夜里估计也就剩夜市了。
子衿:我没什么。你们喜欢好啦。
嫣然:(微笑)适当休息会儿也是好的。
若水:我和嫣然一样。
2.北京夜景
(旁白)
万家灯火装饰了这座皇城的浮华与热闹。夜深人静,于千年岁月里一抹红烛泪影是凭阑人前尘旧梦的一地落红。
3.早上,西安,古街客栈外
{嫣然等人出了客栈,古街道上已是行人熙攘}
4.上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丽山园内
(嫣然等人行至丽山园,)
{古城墙内是秦妆歌舞表演映入眼帘。
随着开场秦筝合奏乐曲响起,在隆隆战鼓声中,大型古秦妆舞蹈上演。身着秦朝战士服饰的舞者,手持盾牌,以豪迈奔放的舞姿,跳起大秦统一六国的“士兵舞”,随后是穿戴秦时服饰的女性舞者表演秦统一文字的“女子舞”。舞蹈伴随着以“始皇陵畅想”为主题的歌声,曲调悠长乐声尽显大秦风韵,歌舞升平!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似乎重回威武庄严的大秦王朝}
(而后。穿越古老的城垣瓦当,嫣然等人前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旧人:王朝沉浮,悲喜凭谁说。
嫣然:歌舞升平,礼乐仁德气象最是叫人难忘。
若水:我们去看铜车马和乐府编钟罢!
子衿:(视线落在沿途古老城墙和瓦当上,安静的脸庞看不出悲喜,似有他的悠远思绪)
5.下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铜车马展厅内
若水:(站在铜车马旁,双手往胸前伸了伸宛如捧了颗明珠,收回手静静立于原地)
嫣然:(触了下若水,微笑)精妙绝伦是吗?
若水:(笑)绝妙,当之无愧的国宝啊!
子衿:后面还有乐府编钟和战车矛盾兵马,皆国宝呢。
(几人离开铜车马厅,前往兵器钟鼓方向……)
6.乐府编钟展厅
若水:使人想到朝代的歌舞升平盛世。(立于编钟旁,泪眼朦胧)
嫣然:(关切的神情)怎么了,若水妹妹?
若水:(望嫣然一眼)只是,不免感怀皇朝沉浮与岁月之厚重。
7.{暮色由屋檐投下薄薄的弄影,夜来临}
(嫣然等人离开博物院)
8.入夜,古街道
{嫣然等人来到热闹的街道上,此时的街道行人熙攘,花灯百结。经过丝绸古街,
嫣然和若水为自己的汉服各挑选了一条披帛}
嫣然:等会咱们回客栈带了行李直接去开封城罢?(嫣然一笑,望一眼依稀可见往日长安城风貌的古街道)也许今晚留下,就不想离开了呢。
(众人颔首)
第13幕:
主要人物:伶人
1.夜,布达拉宫内
伶人:(跪于佛像前,双手合十)菩萨!弟子虽心向往佛门清净与脱俗,亦自知入得尘世恋恋红尘,三千世界,倘若红尘仅是一场梦,哪天落得超脱,定是我与佛门有缘……(行叩拜礼,起身辞别)
第14幕:
主要人物:嫣然、若水、子衿、旧人
1.上午,开封,古街道
{行人熙攘的古街道上,嫣然等人游走其间,寂静、欢喜}
嫣然、若水:(步入一间刺绣坊)
子衿、旧人:(走入附近的瓷器斋)
2.刺绣坊内
若水:(拿起一条霞帔)喜欢这只鱼儿,还有这朵莲花。
绣家女:(微笑)姑娘真是好眼光,这乃真丝桑蚕丝配纯手工刺绣:《鱼莲说》又名《莲鱼合欢》。与你这身绸罗好缎汉服绝对是绝配。
若水:(神色似笑非笑,却是不急于表态。意思是我看你能说出朵花儿来)
绣家女:话说这乃当年丝绸之路才有的产物质量品相,丝绸之路知道吧!那稀有物,想当年文成公主和亲随行的也不过如此。
若水:(触摸手中的霞披)我印象中陆上丝绸之路应该是起源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罢,但说汴京与丝绸之路交融亦未尝不可。你这霞披面料做工尚可。
嫣然:(拿起一方手帕,手帕下角是一支红艳绝俗梅花,一行小字“红藕香残玉簟秋”)
3.瓷器斋内
子衿:(相中一只丹青描瓷碗)嗯、(笑)用来洗玉不错。
店主:(陪笑)嗯嗯,不错,不错。
旧人:(却是钟情一只青花瓷赏瓶,看一眼店主)这个还有别的吗?
店主:不瞒客人。你这个还真没存货。看你也是内行人,你瞧这花色,这釉质,这身姿,(伸出一个手掌)百元价格买千元质量绝对物超所值的。
旧人:(淡薄)我还真不想挑别的,就这个了。
4.刺绣坊内
嫣然:(柳眉微皱)刺绣和汉服相同地作为国粹,在如今这浮华年代却似乎没落了,是喜是悲!
绣家女:(伤感)好好的传统文化,谁又能说不是呢。
嫣然:(莞尔一笑)我们也是从事服装设计行业,偏爱旗袍、汉服这类传统服饰。偶有见到喜爱的亦会收集。
绣家女:(微笑)姑娘真是善才谦虚。
嫣然:(淡泊一笑,收起手帕)这方手帕我要了。
5.{入夜,城市燃起了灯火,照亮这座城池过客眉宇间的蜜意与忧恨}
6.上午,开封火车站内
(嫣然等人,坐上开封前行南京的火车。似乎旅行的欢愉与疲惫使得几人很快进入睡眠)
嫣然:(梦里,自己回到玉龙喀什河挖玉。莲花处似是有一对鸳鸯在戏水,清可见底的河水处鱼儿来回游走,远处河水映山下,一叶孤舟上传来若有似无的古琴韵。琴弦款款三两声,转而如歌似泣是出关边塞的《阳关三叠》……琴声近了,徒然消逝。接着,自己是一袭红装站在长城之下,踏着脚下青石板,款款而上……)
{火车上的行人来了又去,南京城由暮色下渐渐靠近}
第15幕
主要人物:伶人、嫣然、若水、子衿、旧人
1.暮色时分,南京火车站出口
{身着汉服的伶人,西藏旅行回到所在城市,便遇见身着汉服的嫣然等人}
(彼此上前:)
伶人:(右手握拳,左手直掌于外,双手高举眼前,微鞠躬状自上而下向嫣然等人行长揖礼)
子衿、旧人:(同时地以相同礼仪回应)
嫣然、若水:公子万福!(右手放在左手上两手握拳,位于腹部正中央。右脚向后撤一小步,两膝微曲,颔首低眉,微微伏身,而起。向伶人做了个万福礼)
伶人:(微笑,望嫣然等人)同袍们,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嫣然:既见同袍,云胡不喜!(莞尔一笑,拥抱伶人)伶人、我们去喝酒罢!
(众人前往嫣然家)
2.夜,城郊,一处古朴院落内
{城郊月华似水的夜,古朴院落中的彼此并肩而坐}
伶人:最难风雨故人来!(微笑)
嫣然:是啊!想当初大学毕业一别后,各奔东西便是三年多。多少怀念的纯真年代。(眼中闪过泪光)
伶人:嫣然,你家院子不错。和记忆中三年前至今似乎没有过多变化。(淡泊一笑)喜欢这样的旧。
嫣然:这所承载了数代风雨岁月的庭院,如今也只落得练琴或偶尔的歇脚之用了。(微笑)素是向往故人与素雅之旧物。仍记得我们之前在这里喝茶,说过的久别重逢与素年锦时。
若水:(娇柔的语气)不同是,大家早已没有当初年少的意气风发。似乎,多少怀念那段岁月。
子衿:生活需要经历。虽然亦是念旧之人。
旧人:嗯、这次我们几个去新疆,原想去寻玉的!而后,看看祖国壮阔的山河大川!
伶人:(喝茶,放下茶杯,轻抚着手中的和田玉手镯,淡泊一笑)适愿罢。
旧人:(微笑)玉待有缘人。(喝酒放下酒杯,语气变得沉重)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所谓文明与浮华支撑起的,不过尘封历史宫阁瓦楞一角!
嫣然:之后我们便是辗转北京,西京、东京,用去几乎所有银子,只想看下那个心中的礼仪之邦,那个心中日月模样--最后,在这南京城便重逢同袍了!(薄凉语气中带着几分哀愁落寞。转而是寂静欢喜)伶人,你是一个人去西藏回来的吗?
伶人:一个人的旅行。
嫣然:布达拉宫?
伶人:嗯。我问佛:溺水三千,那一刻人海的相遇,这一刻她是我的执迷不悟,我是她的理所当然吗?
佛曰:六道轮回,缘深缘浅,皆定数。
我说:若是无缘,怎会百感交集?若是有缘,又怎能心如止水!埋下一座城,点燃一处烟火,燃去所有烦嚣与尘埃,却是人比烟花寂寞。
佛曰:前尘旧梦,皆由因果。
我便叩拜,辞去。
嫣然:(凝视着伶人)当你哭泣的时候一定不要回头,因为一回头就会看到真相。
伶人:划剑悲欢醉红颜,伶人愿与卿白首。
戏幕起落毋思量!不见风雪亦白头。
嫣然:(莞尔一笑)可有题名?
伶人:《红颜歌》
嫣然:(坐到一旁古筝后,手指轻轻落在琴弦上,一曲《月儿高》缓缓由佳人心间流出……)
{月儿游走于苍穹,时而隐去又露出柔软妩媚的脸庞。院落中莲花在红色灯笼映照下熠熠生辉,杨柳依依、疏影灼灼其华……}
(曲毕)
伶人:叫人想起那么句诗歌:“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子衿:似曾相识……
若水:(微笑,端起茶杯望向子衿)我便要考你,试问,此诗歌出自何处何朝代何人哪里?想不起或说不出,罚喝一杯茶!
子衿:似是《春江花月夜》?
若水:嗯,(微笑)还有呢。
子衿:在下不才,我自罚一杯。(端起茶杯,喝下)
嫣然:此句出自《春江花月夜》。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前段:望月。(温婉侧脸染上一抹红晕)亦是若虚和幸夷的故事。
伶人:(赤脚站在院落青石板上,抬头望月)关于《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昆剧改编的戏曲:一段让人嘘唏的故事始于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上元节,27岁的探花张若虚对站在明月桥边赏月的16岁少女辛夷一见钟情,
可还来不及倾诉衷肠,就被鬼卒错拘而亡。(低头,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放下,目光落在嫣然身上,转而望向身旁花草树木)
阎王为了推卸责任,推搪阻塞,不肯送他还阳,而以各种好处诱迫他早日投胎,但这在阳间无疑会错过心仪之人,张若虚不肯就范,执意要见辛夷一面,而成为阎罗殿上的“钉子户”。
即将修练成仙的曹娥被他感动,不惜舍弃500年的修行,两次助他了却心愿:第一次护他魂魄还阳,见了26岁的辛夷一面;(微笑,目光柔软地望一眼嫣然)
(嫣然喝了口茶,放下,眼望伶人,笑而不语)
伶人:第二次为他到海上仙山求药,助他还阳复生(换了阳间3天的寿命),彼时,人间经历了安史之乱,辛夷己是66岁的老妇人,两人在明月桥下第一次相见,张若虚历经阴阳两界,人世兴衰,死而复生,生而又即死(3天寿命),如今见了心上人,万念俱静,终于吟出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坐下,喝了口茶,抚摸着手中的玉镯,望向嫣然)
(嫣然亦抚摸着腕间玉镯,两人眉目传情)
子衿:“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此句谁能道出典故,赏一杯茶!
旧人:出自《诗经》-风篇,《女曰鸡鸣》。(轻笑)一幅夫妻卿卿我我、伉俪情深的琴瑟和鸣画面。子衿兄,如此罢?(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子衿:(端起酒杯)举座皆才子佳人,在下自饮一杯。当敬!
若水:哼、卿卿我我!瞧这家伙向来喜欢这调调。
嫣然:(莞尔一笑)
伶人:(淡泊一笑,举起酒杯)来,为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而干杯!
嫣然:(亦举起酒杯)为我们的汉服回归干杯!
(众人举杯,推杯换盏)
旧人:(信步身后,望向夜空月亮隐去的地方)“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伶人:(随旧人信步身后,并排而立)李清照的《清平乐·年年雪里》。难得相逢意,旧人兄何故这般忧愁。
旧人:(望伶人一眼)千里搭宴棚,终有人散时罢。(笑)咱们干杯!
(两人走回席间)
{深夜,一阵寒风拂过,阵阵寒意来袭。彼此此时却是神清气爽}
第三幕:
第16幕:
主要人物:伶人、嫣然、若水、子衿、旧人
1.夜,院落
{寒月于深远苍穹若隐若现}
2.夜,院落内
(酒至半醉,旧人突然站上桌子:)
来、为我们的久别重逢干杯!
为我们的礼仪之邦干杯!
为我们消逝的青春干杯!
(片刻沉默。接着是几只酒瓶碎地上声音、和使人昭昭的生活哀家弄死你的悲伤控诉与诘问)
若水:(湿润了眼眶,站起)我们唱首国风歌曲吧,识我知音。
子衿:(抱着茶壶,笑而不语)
旧人:(半倚桌沿,喃喃细语)是我知音者,人生最好模样莫过于此。
嫣然:《赤伶》
若水:(脸庞染上一抹红潮)可我戏腔唱不好。
嫣然:(坐到古筝后,望一眼伶人)
伶人:(默契一笑)
嫣然:(手指落在琴弦上,曲起)
若水:“戏一折 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 无关我
扇开合 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 凭谁说
惯将喜怒哀乐都藏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子衿、旧人: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伶人:台下人走过 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 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 戏幕落 谁是客
啊……
(昆曲白)
浓情悔认真,回头皆幻景,对面是何人……”
嫣然:(朦胧了眼睛)
伶人:(泪水悄然滑落脸庞)
{苍穹上,月儿拔开云雾,款款而来,似乎述说着千年岁月的沉浮与厚重生长……}